近来,不少商业购物中心陆续推出智慧停车场、电子支付停车场等广告,以期通过停车入口来扩大商场客流量。颇具新意的是,部分购物商场还提供“车位共享”服务:即在商场停止营业的夜晚时分至次日开始营业之前的空档期,将车位“租”出去,一来回收的停车费可以抵消部分管理成本,二来也解决了附近住宅区停车位贵、车位紧张的难题,不少市民对此表示支持和赞赏。
据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北上广深四大超级城市平均停车泊位缺口率为76.3%,每城至少有超过200万的车辆无正规车位可停。与此同时,近五成经营性停车场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可以有效解决泊位资源重组的智慧停车场整体覆盖率不足10%。以深圳为例,深圳机动车保有量高达340万,位居全国第一,而停车位仅约100万个,由此引发的违停、乱停、车位纠纷、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居全球首位。如何保持新能源车增长优势,为新增车辆提供有效车位,以及升级绿色车牌识别系统,无一不考验着城市交通管理者的智慧。深圳市人大常委经济工委委员、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商会会长、迪蒙智慧交通CEO向隽表示,“近两年,大量社会资本流入智慧停车产业,但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其次,停车是一项‘硬工程’,通过土地置换、打造立体停车场、发展智慧路侧停车位、推行车位共享等方式加大停车资源供给必不可少。”
目前,商业广场因具备车流量大、临停车辆多、车主消费能力强、传播性广、广告资源丰富等优势,被认为是能最大限度发挥智慧停车价值的“试验田”。过去,这些优势往往不受重视,难以转化为商场增值业务,停车场盈利动力普遍不足。随着智慧停车技术发展成熟,政策层面也允许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停车场,并鼓励通过技术和管理实现升级换代,停车行业潜在的市场价值逐渐得到了公正对待,甚至成了投资者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未来,停车经营企业也许能够摆脱单纯收取停车费的运营模式,只需要向周边洗车店、餐厅、商店等收取广告费,就能轻松实现盈利。停车场具有连接车主的天然属性,在智慧停车信息采集系统的作用下,能够精准获取车主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包括车主的驾驶习惯和行为偏好,进而向车主反馈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推送。而在信息量巨大、用户注意力成为宝贵资源的当下,也只有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分发才会被接受、消化,两者一拍即合,最终达到商业引流的目的。
停车经营企业还有机会接入政府开放数据平台或实现数据互换。对于政府来说,根据车主的停车大数据,能够最大程度优化城市停车资源及管理,也可以为动态交通决策作参考,将智慧停车工程作为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一个标杆。“解决停车难、交通拥堵的关键在于‘疏’而非‘堵’,限购、限行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作用,但绝非长久之计。毋庸置疑,作为新型智慧城市的标配,智慧停车、智慧交通也将是城市交通管理的必然选择。”向隽说。
本文档由红外技术领航者—深圳市艾礼富红外技术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