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科技企业,甚至传统家电企业争相布局或者朝智能家居方向转型,苹果加大了HomeKit推广力度,三星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台,海尔发布U+智慧生活3.0,众多巨头纷纷杀入到智慧家庭领域,不同的玩法和形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却还没有哪家公司能够真正玩转智慧家庭。
巨头为何始终没能玩转智慧家庭?
其实对于互联网科技巨头们来说,他们无论是在技术、团队还是资金实力上,都是创业公司难以企及的,也是最有希望能够在智慧家庭领域取得较大作为和突破的。但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为什么实力雄厚的巨头们却没能玩转智慧家庭?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智慧家庭为何迟迟不能打开?
一、三分热度七分冷
从长远来看,智慧家庭无疑是一个万亿市场空间的真实蓝海,拥有众多的市场机会,知名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预计,2018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场规模将达71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达32%。这也因此吸引了来自互联网、信息通信、传统家电、地产等各个领域的中外巨头纷纷涌入到中国的智慧家庭市场中来。
对于巨头而言,他们其实比创业者更在乎投资回报,即便管理者们会在乎项目的长期发展而忽视短期的资金投入,但是巨头背后股东们所施加的压力却是他们所不能忽视的。整个智慧家庭市场的产品虽然不少,但是旁观者却占据了多半,真正去购买的消费者寥寥无几,这给巨头高涨的热情无疑泼了一瓢冷水。巨头们刚开始涌入进来的时候无疑都是热情膨胀,信心满满,立志要在智慧家庭领域再造一个更强大的新巨头。但他们往往都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杀入进来的时候干劲十足,随后市场上开始出现智能低智、产品销售受阻等问题后,他们的高涨热情便开始逐渐放缓。巨大的资金投入与惨淡的市场回报形成了鲜明对比,巨头们不得不放慢脚步、调整方向。
二、真正创新实用、接地气的产品并不多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时,会重点考察产品的功能、价格、质量、服务、外观等五方面,其中有82.6%的消费者将产品功能放在选购条件的首位。但是现在整个市场上的智慧家庭产品很多,真正功能上有用的却很少。这些巨头由于公司规模庞大、体制复杂等众多内部的原因导致,他们相比创业公司而言往往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智慧家庭却是一个对产品创新有着极致高要求的领域,一款产品的成败与它的功能创新有着直接的关联。巨头们打造的智慧家庭产品非常多,但是真正接地气的产品却非常少,甚至多数产品的同质化还非常严重。
三、产品战线过长,缺乏单一爆款产品
对于巨头们来说,海尔也好、三星也罢,他们几乎都打造了多个智慧家庭产品矩阵,把人工智能概念植入到了任何一款家庭产品当中,冰箱、洗衣机、电视、插座、台灯、监控设备、健康设备……几乎无一不智能。对于巨头而言,把整个产品战线拉得如此长,必然导致精力过于分散,缺乏核心的单一爆款产品作为整个智慧家庭的遥控中心。什么都想咬一口,最终的结果导致他们什么都没吃上。
创新型企业逐渐在智慧家庭打开了一扇大门
伴随着巨头纷纷涌入到智能家庭领域,也有更多的创业创新企业杀入了进来。此前,谷歌32亿美元豪娶Nest,三星收购SmartThings无一不说明了创业公司正在成为智慧家庭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国内的智慧家庭市场,斐讯在2016年凭借着“0元购”模式面世的K2路由器,如今已经占据了整个国内千兆路由器市场的半壁江山,以斐讯为代表的创新类型企业正在为整个烟雾弥漫的智慧家庭市场摸索出一条阳光大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用在智慧家庭领域再合适不过了。今天,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但是最终的落地还是需要靠企业来实现,有些企业甚至动不动就把自己的智慧家庭战略一顿吹嘘,似乎把所有人都镇住了,其实却不知所云。吹牛逼、纸上谈兵已经成为了智慧家庭行业司空见惯的现象。要想真正在智慧家庭领域有所成就,就应该少炒作概念,毕竟用户也不是那么好唬弄的。可能骗一回两回可以,但是长期下去呢,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如今市场上出现了大把大把的智能家居、家电等产品,但是真正销量不错的却有多少?其实并不是用户不愿意买单,而是产品本身不过硬,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对于从事于智慧家庭的企业来说,更多还是要靠落地的创新技术、优质服务以及过硬产品。
本文档由红外技术领航者—深圳市艾礼富红外技术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